2025.10.14: 秋季第八週

親愛的番薯家人們:

 

    收信平安。

在中秋月圓過後,幼兒園迎來了全新班級「番薯班」。一開始曾想以「月娘」為名,象徵溫柔與陪伴,但總覺得呼喚孩子們時有點不太自然。後來希望班名能呼應其他的混齡班,以台語的「一」音作為尾韻,象徵一個大家庭。於是開始思索各種動植物、水果的名稱,但怎麼樣都沒有一個剛剛好。

直到和孟汝老師討論時,突然靈光一閃的說出:「番薯」,孟汝老師馬上讚聲說很可愛。這個名字也讓我立刻想起上個月師培的課程正好是談到了台灣,而且在畫濕水彩時遲遲不知道如何畫台灣,有同學就說:「畫番薯就好了!」

更巧的是,最近台灣東部種種的事件,也讓我再次感受到「土地與人」的深厚連結,我覺得這個名字正好呼應了此刻的時代與情感。於是,「番薯班」就這樣誕生了,願我們一起像番薯一樣,紮根土地、向光而生,成為這片土地上最溫暖的台灣之子。

週二是我第一次與孩子們見面。兩位孩子都出乎意料的穩定,跟著我一起探索新的環境。女孩有點害羞,只用點頭或搖頭來表達。但是當我們開始製作生日蛋糕時,她一直站在我的身邊,我笑著問她:「妳也想要攪拌嗎?」她立刻用力的點點頭,臉上露出一抹期待又開心的微笑。

隔天,男孩把秋葵留在碗裡面沒有吃。我對他說:「你咬一口看看,裡面有星星喔!」他好奇的咬了一口,發現味道其實不錯,接著一口一口的吃完,還露出開心的笑容。

到了週四,有個即將入學的女孩迎來她的生日,剛好是在10月10日,媽媽準備了果凍,要和我及另外2位孩子一起分享,而我也在前一晚特地為她做了紫米地瓜蛋糕。當我唱了中文的生日快樂歌後,她低頭小小聲地說:「還有~」,我又唱了英文版,她又說:「還有~」,最後我唱了台語版,她終於滿足的嘴角微微上揚。我問她:「還有嗎?」她搖搖頭。我讓她親手切下蛋糕,與另外兩位孩子及爸爸媽媽分享,還帶著蛋糕和果凍到其他班級分送祝福。女孩在祝福與甜蜜中,心滿意足地回了家。

那天,我們還與幼幼班一起製作了南瓜蔬菜煎餅。香氣在教室裡緩緩飄散,孩子們一起動手攪拌麵糊,一邊笑著觀察煎餅變色、冒泡的樣子,還說:「煎餅在唱歌」呢!在這樣的互動與分享中,食物成了最自然的橋樑,也讓孩子們與我之間的連結,悄悄的、溫柔的更靠近了。

您是否也會在家裡,與孩子們一起動手做食物呢?那一刻的香氣、笑聲與等待,其實正是愛與陪伴最美的模樣。

 

番薯家老師

乙巳蛇年 寒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