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4.08.26發佈:秋季第一週(8/18-8/22)

親愛的島嶼爸媽:

        開學第一週,明顯地感受到孩子們又長大了,他們長高了、曬黑了,工作的速度快了不少,從工作日到稻田的收割,專注地投入工作,好似一個部落,不需過多的言語就能分工合作。雖然收成不多,但大家都很滿足,孩子把金黃色的稻米捆成花束,欣賞從大地中孕育出珍貴的禮物。就在這時,幾個孩子脫口而出稻米耕種詩:「一粒米是一滴汗水」透過辛勞及耐心等待,終於在看見成果時心滿意足,這便是透過身體耕耘而來是喜悅!

        新學年的開始,進入動物的世界。「人與動物」是自然主課程很重要的一部分,不只是帶孩子認識動物的形象、生活環境,而是藉由動物來映照人的本質。在開始認識動物之前,我們首先要好好的認識自己的身體。我們的頭負責安靜、思考、警覺,透過眼睛來看、耳朵來聽、鼻子來秀、嘴巴來嚐,將世界帶入我們的身體,吸收世界的訊息。四肢負責勞動、活動,雙腳為自己服務、承載身體的重量,並能帶我們移動,而雙手則是自由的,不但可以為自己做事,也可以用來服務他人,擁有創造及幫助世界的能力。軀幹作為兩者之間的連結,將頭所感知到的映照在心中,並消化成為我們的營養。

        所有的動物都和這三個部分相關聯,但人是唯一同時擁有這三種特質的存在。我們會與孩子討論:「哪些能力是人類獨有的?」「我們有沒有像動物一樣的直覺和本能?」樣的課程讓孩子慢慢意識到──人類既屬於自然,又與自然有所不同。這個覺察很重要,因為正處於「九歲危機」的孩子,會經歷內在孤單感與不確定感,而當他們透過「人與動物」課程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關係時,就能在心靈中找到新的定位。在課堂的最後,我們常常會回到一個課程的核心:「人被賦予特殊的意義,人類不是自然的主宰,而是自然的一部分;我們有責任去守護、珍惜這些生命。」這讓孩子在自我覺察的同時,也發展出對生命的尊重和同理心。

認識動物後重新與世界建立連結,並且找到自我與生命的價值。

帶著孩子走進自然,用自身的感官觀察感受宇宙奇妙的創造吧!

四年級導師

怡廷

乙巳蛇年 處暑

家長回響/島嶼班:https://forms.gle/MeJd48xAXvNV7fUm7

Previous
Previous

秋季第二週

Next
Next

114.07.01發佈:夏季第八週(6/23-6/27)